(五)望皮肤
皮肤为人体一身之表,邪毒入侵,皮肤首当其冲,故人体禀性衰败与否,感邪之轻重都可从皮肤上反映出来。
望皮肤,主要是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的异常变化,以及有无皮肤病变,如斑疹、水疱、疮疡等。正常人皮肤润滑有泽,富有弹性,无肿胀。
1.望色泽:皮肤红赤,多由风热火毒所致。皮肤发黄者,多见于黄疸,黄色鲜明,多由湿热引起;黄色晦暗,多因寒湿所致。皮肤肿胀,按之凹陷者,为水毒外泛之水肿。皮肤黄黑而晦暗,多因禀性衰败,阳虚,血行瘀滞;若色黑而干焦,多由禀性衰败而干,肾精亏耗,肌肤失养所致;皮肤苍白,多为禀性衰败,血少气亏。
2.望形态:皮肤枯槁无华,皱缩无弹性,为禀性衰败而干,阴亏血虚,肌肤失养所致;皮肤干枯粗糙,状如鱼鳞、松树皮,触之棘手,多由禀性衰败而干,血虚津枯,或瘀血日久,肌肤失养所致。皮肤肿胀,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能随手而起,多见于湿性气质失调性疾病,如水肿;皮肤肿胀,皮厚色苍,按之随手而起,见于禀性衰败,气行不畅所致的气胀。
3,望斑、疹、疱、疮:斑为色红或紫,呈点状或片状,平摊于皮肤下,压之不褪色,触之不碍手;疹为色红而高起,疹形如粟粒,压之褪色,触之碍手。皮肤白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不痛不痒,病程缓慢,多因禀性衰败,气血失和,血不养肤所致;斑疹红紫、分布均匀者,多为禀性衰败,风热毒盛;斑疹塌陷不起,散漫不收者多为禀性衰败,虚损病证。皮肤黄褐斑,呈片状或点状,不高出皮肤,抚之不碍手,多因禀性衰败,阴虚火旺或气道阻塞,血道不通所致;若黄褐斑出现于妇人妊娠期,称为妊娠斑,分娩后多自行消退,不属于病态。
水疱为椭圆形,顶部饱满,浆薄如水,后稍混浊,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多发于小儿,称为水痘,多为禀性衰败,外感湿热所致。口角、唇边、鼻旁出现集簇米粒大小水疱,伴有灼热疼痛感,多是由禀性衰败,外感风热或肺胃蕴热所致。
疮疡中,皮肤局部红肿热痛,根盘紧束者为痈,多为禀性衰败,湿热火毒蕴结,气道阻塞,血道不通所致;漫肿无头,肤色不变或晦暗,不热少痛者为疽,由禀性衰败,气血亏虚,阴寒凝滞引起;初起如粟,根脚坚硬而深,或麻或痒,顶白痛剧者为疔,多为禀性衰败,外感风热或内生火毒所致;起于浅表,形圆而红肿热痛,化脓即软,脓溃即愈者为疖,多因禀性衰败,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而发。
(六)望二阴
二阴,是指人体下部的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指外生殖器和排尿器官,包括男子的阴茎阴囊和女子的阴户;后阴,则是指肛门。所以,二阴望诊具体包括望前阴和望后阴两部分的内容。
1,望前阴:望前阴主要看男子的阴茎、阴囊、睾丸是否正常,是否出现肿胀、硬结、溃疡等异变;女子的阴户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异物突出等。具体来说,前阴可能发生下列病变。
(1)阴缩:指人体阴阳过度虚弱的一种危重证候,是指由于体内有寒毒凝滞,或外界热邪人侵人体,使阴液受损,从而使男子阴茎阴囊或女子阴户向内缩入腹中的一种病症。
(2)阴挺:指女性由于产后用力过度、脾脏虚弱导致中气下陷等原因,使阴户中出现梨状突起物的一种病症。
(3)阴肿:指由于久坐湿地感染了风湿病邪,或是由于严重的水肿证,而使阴部发肿,阴肿一般没有痛感和瘙痒感。
(4)阴疮:指由于房事不注意卫生或梅毒感染等,使患者的前阴生疮,且疮破溃后发生腐烂,并有血水或脓水流出。
(5)疝气:指外感寒湿之邪或站立过久引发身体劳累,以及体内肝气郁结等原因,使阴囊发生肿大或疼痛的一种病症。疝气又可分为水疝、血疝、狐疝、筋疝、寒疝等,每种疝气的症状都各有不同。水疝是睾丸或精素箱膜积液引起阴囊或精索部蠼形肿物的一种疾病,患者的阴囊肿大且变得透明;血疝为外伤后引起的阴囊血肿;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滑人阴囊,致使阴囊坠胀偏大,时上时下,出没无时,卧则入腹,立则复出且伴有疼痛的病症;筋疝是因血道瘀阻所致阴蜓筋脉曲张,如蚯蚓盘曲于阴囊内,伴有坠胀;寒疝是一种急性腹痛的病症,由脾胃虚寒,或产后血虚导致。
此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阴囊或阴户疼痛发肿,且颜色发红的病症。体弱多病的儿童患者还可能出现阴囊颜色变白或松弛下坠等气血虚脱的病症。
2.望后阴:望后阴主要是看肛门上是否出现肿块、是否有脱肛及肛裂等,具体来说,后阴一般可能发生下列病变。
(1)痔疮:指由于患者体内血液过热,使肛门处的血道发生阻滞,或是由于肠中有湿热病邪郁积,从而使肛门内外出现凸起的、比较柔软的、紫红色肿块的一种病症。根据发病部位是在肛门外、肛门内或是内外都有,又可将痔疮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
(2)肛裂:指由于患者肠内的血液过分炽热,而使大便干燥秘结,排便困难,从而使肛门在排便时发生破裂的一种病症。
(3)脱肛:指老人、儿童、分娩后的妇女以及长时间腹泻的患者,由于体内中气亏虚,气虚后向下陷落,而使部分直肠从肛门脱出的一种病症。脱肛的症状有轻有重,症状较轻者,便后直肠即可自行回缩肛门内;症状较重患者,直肠脱出后难以自行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