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月

《回医诊断学》·听诊 第二节 听诊内容(二)

        (四)呕吐声

        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禀性衰败,气力不足,寒性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禀性衰败,实热证。

        (五)呃逆声

        日常隔逆,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而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禀性衰败有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禀性衰败有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属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

        (六)嗳气声

        嗳气,有酸腐味,声音较响,多为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若是无酸腐味,声音低沉,多为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所致;若声音响亮,频频发作,嗳气后脘腹舒适,常随情志变化而嗳气减轻或加重,则多为情志变化而致,属肝气犯胃。

        (七)叹息声

        叹息声,为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不自觉地发出叹息声,叹息之后自觉宽舒者,多因情志不遂,气道阻塞。

        (八)喷嚏声

        喷嚏多由外感风寒之邪,肺气上冲所致。邪气人侵,疾病日久不愈,忽有喷嚏,为病愈之兆。

        (九)肠鸣声

        腹中鸣响,得温得食则减,受寒或饥饿加重,多因久病不愈,或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等,导致胃肠气机不和所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