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月

《回医诊断学》·听诊 第二节 听诊内容(一)

        除正常生理变化和个体差异之外的声音,均属病变声音。听病变声音的内容主要包括听辨患者的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呕吐声、呃逆声、嗳气声、叹息声、喷嚏声、肠鸣声等。

        (一)语声

        健康人的语声因性别、年龄、禀性强弱而有明显差异,一般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儿童声尖利而清脆,老年人多浑厚而低沉。此外,语声的变化亦与情志变化有关,喜时发声多欢悦,怒时发声多急厉,悲时发声多悲惨而断续,快乐时发声多舒畅而缓和,敬则发声多正直而严肃,爱则发声多温柔等。这些因一时感情触动而发的声音,也属于正常范围,与疾病无关。正常生理状态下人的声音称为常声,具有发声自然,声调和畅,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等特点,提示人体禀性调和,气血充盈,脏器功能正常。

        语声重浊多为禀性衰败,湿热气质失调,语声怯弱多为禀性衰败,气亏;多言且语声高亢多为干热性气质失调,少语且语声低微无力,多为寒性禀气失调。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声音嘶哑,无法出声,多为禀性衰败,肺脏受邪气侵袭或肺脏虚损,新病声哑属邪气侵袭,久病失声属虚损证候。喃喃自语,痴朵静默,多为禀性衰败,体内有多余的润;语声杂乱,躁扰不宁,为禀性衰败,痰火内扰。神志恍惚,语言重复,声低无力,为禀性极度衰败,出现全身虚损证候。

        (二)呼吸声
        呼吸声粗浊,多为热性气质失调疾病;呼吸声低微,多为禀性衰败,气力不足。呼吸伴有痰鸣音,为禀性衰败,恶润阻滞。

        (三)咳嗽声

        咳声重浊、痰多清白、鼻塞,多为禀性衰败,浊风时感所致;咳声不扬、痰稠黄、咽痛,多为黄液质性、干热气质失调;咳声壮厉、连声阵发,多为禀性不衰;咳声低微、咳而变音,多为禀性衰败,干寒气质失调所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